01
后来,他爷爷做了柞水县县长,柞水县匪患严重,他爷爷自费组建剿匪队。
奈何出师未捷,还没开始剿匪,却先露了家底,被匪患烧了宅院,一路追击,只能灰溜溜地带着家小逃到西安开药铺为生。
临潼大户,就此没落,在西安“避祸”的时候,他爷爷意识到:生逢乱世,家里得有人拿枪才行。
不过,这初中2年,也不是没有收获的,他在同学堆里,认识了肖华,虽然这时候两个人还没被青春的荷尔蒙砸中,但这也为他们后来的情感做了不少铺垫。
在这期间,他和一起插队的肖华住在同一个窑洞里,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慢慢地养出了感情。
两个人虽然没有爱的“死去活来”,但也是浓情蜜意,你侬我侬的。
这时候的两个人,一个喜动,成日里捣腾相机,一个喜静,沉迷于文学和诗词歌赋的世界里。
本不会有交集的两个人,却因为北京电影学院(下称北影),将他们的人生串联了起来。
抄书没“抄出”一个作家,倒是“抄出”了一个摄影名家。
一训练,就是2年,因此,他存下了不少摄影作品。
1977年,中国恢复文化课考试,择优录取。
那时候的摄影系,是最后一次面向社会招生,摄影系年龄上限是22岁,导演系上限是26岁。
不得已,他铩羽而归。
陈凯歌
02
同一年里,陈凯歌在北影招生时因“乱答一通”太显摆,差点被刷,好在导演系扩大招生,陈凯歌复试通过。
英达,姜文
在北影的前两年里,学的都是他已经会的东西,课程显然有些索然无味,值得庆幸的,是北影给他的震撼教育,直接影响了他的一生。
方托马斯
“我瞪着银幕,看傻了,上天入地,神出鬼没,香车美女,还有比基尼,跟我们《地道战》完全不是一个路子”。
接吻,脱衣服,暗示性的剧情,满屏的荷尔蒙对一个原本保守的电影学院学生的影响是永久性的。
方托马斯
早期的时候,他的摄影作品多是对风景的拍摄,即便涉及到人,也没有真正地从细节上去感受人物和生活在抓拍瞬间的穿透力和深沉力量。
秋菊打官司
1980年前后,他拍摄了名为《中国姑娘》和《天高》两个作品,其中,《天高》的拍摄风格和《黄土地》的电影风格一脉相承。
北京电影学院78届
现在的毕业等于失业,他们不同,他们毕业后在哪里工作,户口档案会在哪里,都是国家说了算。
这时候,广西电影厂来人了。边远,没落,没什么出路的广西电影厂,是许多学生避之唯恐不及的。
自带导演家族光环的陈凯歌,被分到了北京儿童电影厂。
吴天明则独立执导了自己真正的“处女作”《没有航标的河流》。
一切都向着好的方向在发展着。
一个和八个
一开始,在他们的软磨硬泡下,电影厂同意了他们拍摄《一个和八个》,于是,几个刚毕业的“萌新”,开始捣腾起自己的处女作。
那时候,他们将自己毕业受到的不公待遇和不甘心,那种强烈的告别过去,颠覆传统的黑白灰主调,不完整构图的电影特色,都放在了《一个和八个》里。
以至于电影的艺术指导郭宝昌也声称:“本片的摄影构图严重抢戏”。
一个和八个剧照
03
吴天明出任西安电影厂厂长。
芦苇因为流氓罪“进去了”。
《一个和八个》之后不久,广西电影厂《深谷回声》改编成电影《黄土地》。
黄土地
这时候的陈凯歌在北京儿童电影厂不受重视,空有满腔的才华和报负,广西电影厂以4倍工资,将陈凯歌借调到广西电影厂执导《黄土地》。
但陈凯歌一开始对《黄土地》并不感兴趣。
在采风取景过程中,陈凯歌被当地苍茫壮阔的环境和淳朴的民风震撼了,当下决定拍摄《黄土地》,甚至,他在自己的《陕北采风手记》上,详细记录了自己采风时的所有感受。
陈凯歌
这算是中国电影史上,三个电影巨头的历史性会合了。
1984年,《黄土地》上映,跟《一个和八个》一样,《黄土地》电影界的批判,广西电影厂厂长被波及,调离一线。
讽刺的是,1985年,《黄土地》却拿到了电影界的许多大奖。
文学界,军艺作家班的莫言也从自己的经历,工友的经历里,挖掘到了一个战争题材小说的灵感。
1985年,吴天明的《人生》在成都百花奖中,受到无数年轻人的推崇,大家在雨中看完这部电影,纷纷为吴天明高呼万岁。
《老井》男主角孙旺泉,正是这样的人设。
当时,他打听到莫言在军艺作家班,特地从山西坐火车赶到北京,转电车的时候,夹破了脚,都是血,于是他到厕所随便冲了一下,手拎着一只鞋,找到了莫言居住的院子,但他早忘记朋友所说的莫言门牌号,于是大声喊了几声,算是把莫言喊出来了。
莫言一看他,就像是村子里的生产队长,加上有《黄土地》的铺垫,莫言心里便笃定了将《红高粱》给他。
莫言
可拍摄电影,问题是一茬接一茬的。
史可
1988年,《红高粱》拿下了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真正地让世界聚焦中国的电影文化和民族文化上来。
巩俐
结尾
比较可惜的是,原本和他并驾齐驱的陈凯歌从《霸王别姬》后,却一路盲信自己的剧本创作,为此走向魔幻,慢慢地远离中国电影的“至尊之位”。
陈凯歌是典型的“星二代”,有着非常好的成长氛围和家世教养,更有不错的导演天分,但被自己盲目自信的剧本和创作姿态,拖垮了。
对比于这两人,心疼陈凯歌一秒钟。